端口分支和超小型化连接器:数据中心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现状
当前,数据中心运营商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不仅要遵守法律法规、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还要为其客户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保驾护航。对于一个占全球能源消耗约1-2%、服务器和制冷系统是首要耗电“元凶”的行业来说,这个挑战的确十分严峻。根据德国信息商业通讯新媒体公会(Bitkom),2020年在德国,仅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就达到了160亿千瓦时,比其首都柏林一年的耗电量还要多。
更棘手的是,一些国家和城市还对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项目进行了限制。例如,新加坡虽然最近刚刚取消了自2019年以来暂停新建数据中心的规定,但却对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无独有偶,在因DE-CIX互联网交换中心而广为人知的德国法兰克福莱茵美因地区,当地政府除了禁止建设部分商业区外,还希望规范能源效率和建筑设计标准,从而使数据中心能够尽量融入城市规划中。
德国政府也在联盟执政协议中表示,新建的数据中心需在2027年之前实现气候中和。欧盟委员会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希望欧洲的所有数据中心能在2030年前也实现气候中和。
近年来,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效率大幅提高,十年间提高了21%。
由此看来,数据中心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情况往往是其能否减少环境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因素。但是,即使数据中心的总体耗电量有所上升,但这并不代表网络运营商和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制造商就无所事事。因为近年来,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效率大幅提高:平均PUE(电力使用效率)值在2010年仍为1.98,但到了2020年,该值就下降到了1.63,相当于基础设施效率提高了21%。而且与收发器、交换机等有源元件一样,线缆、连接器和模块也可以量化其对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影响。
本质来说,数据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在提高传输速度的同时,在固有空间内容纳和压缩更多的计算、存储和数据处理能力。至于为什么要添加“固有空间”这个属性,这是因为:无论是对按机架空间支付租金的主机托管数据中心租客而言,还是对那些已经达到数据中心容量极限的用户而言,空间费用无疑都是高昂的。为此,数据中心可以通过集约化发展,减少所需空间,降低成本,并通过采用现代收发器,实现高速传输。但是,我们怎样才能将二者可持续地结合起来,并尽可能节省(费用昂贵的)占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