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器是研究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性能可靠的移液器很容易获得认可,但日常使用方式及维护方式会对实验以及操作人员的手部和手腕健康产生重大影响。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下面这些移液操作规范。
与其他重复性动作一样,移液也会造成职业性损伤。研究表明,每年移液操作超过300小时,就会增加手部和肩部受伤的风险。许多实验室工作人员每年的移液操作时间超过500小时 (每个工作日约2小时)。因此,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操作规范至关重要。
移液方法不当还会对实验造成严重影响。有些操作方式会增加使用者手部和手臂的负担,降低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如果在装载吸头时用力过猛,吸头可能会受到轻微挤压,进而影响准确性,而且使用后很可能需要用更大的力才能退出吸头,这会加重手部劳损。如果移液操作时角度不正确,吸取的液体量可能不准,长此以往会增加受伤风险。
了解移液操作规范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移液操作
如果移液操作不讲究方式方法,长期下去会导致拇指、手腕和肩部受伤。重复性动作和用力都会增加受伤风险,因此移液操作过程中有必要尽量减少用力。
职业健康专家建议遵循以下移液操作规范:
- 放慢速度。移液速度过快会增加手部负担和导致吸头内产生气泡或液体进入移液器内部。
- 保持良好的姿势。坐下时背部紧贴椅背,并将座椅高度调整到舒适的位置。
- 操作时,手肘放在身体两侧。双手抬起高度不要超过肩膀,靠近工作区域,尽量避免前倾或伸长手臂。
- 保持放松的握持姿势,避免移液操作用力过度。用力过度会影响准确性并增加身体负担。
- 避免扭转或旋转动作。这些动作会造成手腕劳损。
- 注意休息。建议每20分钟休息1–2分钟。休息时换个姿势,伸展手指、手臂和肩膀。
- 选择符合用手习惯的轻便型移液器。可考虑购买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移液器,如Corning® Lambda™ EliteTouch™ 移液器,这些移液器在操作时需要用的力更小。
维护和校准
移液器比其它实验室仪器更容易发生故障,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性能会逐渐下降。因此,移液器维护对于确保移液准确性及长期保持良好性能至关重要。
机械式移液器内部结构复杂,包含多个易磨损的部件,需要按不同的时间间隔进行清洁、润滑、检查或更换。许多制造商建议每12个月更换一次内部密封部件。
移液器还需要定期校准。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建议,用于临床应用的移液器应每3–6个月校准一次。学术实验室应根据移液器的使用频率,每年校准一次或多次。
做好校准和维护记录,并提前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制定计划有助于杜绝本可避免的问题并确保准确,而做好记录则有利于检查并纠正可能存在的准确性或可重复性问题。
故障排除和纠正措施
发生意外事件和事故后需要立即处理,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例如,误将腐蚀性液体吸入移液器或者内部部件突然断裂。
若发现吸液后有液滴从吸头缓慢流出,这可能是因为密封不良,通常可以通过对移液器内部进行清洁和润滑并更换已磨损的部件来解决,当然也可能只是吸头兼容性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者可能无法察觉轻微漏液和偏差,因此定期维护和校准至关重要。
使用正确的移液方法并迅速采取纠正措施可显著提高实验质量,还能避免疼痛和损伤。
康宁生命科学设计了一系列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移液器,旨在减轻身体负担,同时保持高水平的精度和准确度。如需查看校准说明、移液指南等信息,请访问康宁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