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如何起作用的:康宁的熔融制程
它是如何起作用的:康宁的熔融制程
革命性的技术使全套高性能的平板玻璃成为可能
康宁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悬浮的半空中成型特种玻璃的制造商。这是其独有的“熔融”制程的标志性特征,这种工艺是康宁在过去二十年中成功创新的关键。
让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这种工艺是如何起作用的,以及它为什么对于康宁如此重要。
原材料——由纯砂与其他无机材料组成的原材料流入一个加热到温度远高于1000摄氏度的熔化槽。熔融态的玻璃被搅拌均匀,达到一定条件后流入一个称为“隔热管”的V形底大型收集槽。隔热管需小心加热,以控制混合物的粘度并确保均匀流动。
熔融状态的玻璃从隔热管的两边均匀外溢,沿外表面形成两片纸片状的玻璃流。两道玻璃流在隔热管的V型底部重新汇聚,合二为一。
然后,汇聚在隔热管底部的玻璃流进入一个拉制设备,玻璃流延展伸长并开始在半空中冷却。对熔融制程条件的精确控制可改变玻璃厚度等重要的产品属性,比如康宁®第四代大猩猩®玻璃可厚达1毫米或几毫米,而康宁®Willow®玻璃可薄至100微米。
玻璃片经小心冷却并稳定,直到到达拉制设备的底部,在那里它被切割并转移到附近区域,以完成后续加工和包装。
与浮法生产中让熔融态的玻璃流到热锡槽中不同的是,熔融形成的玻璃无需昂贵的表面抛光等许多后续生产步骤。
但这只是康宁熔融制程的优点之一。玻璃非常平坦,厚度均匀,并且能够承受热集中的生产过程,如LCD电路的安装。康宁团队不断调整熔融制程的条件,以满足不同客户对尺寸和规格的要求。
熔融制程同时可以增加材料的韧性,比如大猩猩玻璃和Willow玻璃。断裂和裂缝往往从玻璃表面的瑕疵处产生。即使是一道微小的划痕或缺口,也能变成一条裂缝并造成破裂。熔融形成的玻璃和它的纯净表面不会形成裂纹和瑕疵。
熔融下拉制成的玻璃与离子交换化学强化制程相得益彰,正是这一制程使大猩猩玻璃成为电子设备盖板玻璃的标准。
康宁的整个精密平板玻璃系列——大猩猩玻璃、Willow玻璃、康宁® EAGLE XG® Slim、康宁Lotus™玻璃和康宁Iris™玻璃——反映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熔融制程的不断创新。